第一卷:山海劫——蓬莱此去无多路 第六章:往事如烟(2/3)

作品:《洞天之主

豁然开朗,在小洞天载沉载浮,留影轮转不休的气泡尽皆涌入火云,一道滚雷在云海上炸响,似是一个讯号,三座小洞天竟同时下起了瓢泼大雨。

这雨,七彩纷呈,气象壮观。落地后却是一滴晶莹雨水。

此时的云轩已然处于一种玄妙至极的忘我状态,只觉这三座小洞天仿佛过了一旬之久,这雨才告下完。

天穹蔚蓝如洗,火灵力所化云彩悠悠飘荡。

赤玉铺就的大地已然成了三座湖泊,湖水清澈见底,波澜不兴。

就云轩猜的差不多不提,要是一问无相和尚,又怎不知这湖便是炼炁士的‘心镜’、‘心湖’。

修炼,修炼。修的是性,炼的是心,心静水止,方是炼魔求道根本。倘若心湖跌宕起伏,湖水浑浊,定有心结。

何为心结,简单来说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好事,或是难以释怀的坏事,都是一种病,更确切些说是执念!

正因此,修仙界有一句古老相传的顺口溜,是说:心结不是病,要命一句话。

世俗界也有说: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。

由此可见,一句话在某些场合,对人的鼓励、打击有多大。

炼炁士要是心湖起了疙瘩,不早平复,极易滋生心魔,壮大三尸,走火入魔,不知不觉。

到这一步,心湖干涸,洞天破碎,大道永绝,纵使大罗金仙,也束手无策。

因此炼炁士几乎谁都想求一种:

身是菩提树

心如明镜台

时时勤拂拭

莫使惹尘埃

的无上心境,却是难求。

故常有玄门羽士乔装打扮,混迹世俗,遍尝人情,就是为了磨炼心镜,纤尘不染。

炼魔炼魔,磨炼的其实就是自己。有句话说得好,人不为己天诛地灭,其中的‘为’,本意指的是修行者必须注重自己的修为、行为,只有积德行善,才会得到上天的眷顾。

不过这八个字,被后世某些心术不正之人解的离经叛道了,说什么人不为自己着想,就会天怒人怨似得。

就拿 ‘无度不丈夫’来说,本是教人心胸不要太过狭隘,应保持一定的度量。可被某些自私自利之人解读成‘无毒不丈夫’了,不知误了多少良家子弟。

云轩只听两耳嗡的一声,一股玄妙力量附诸于身,虽未睁眼,丈内景物,尽在心头呈现,极为奇妙。

数个时辰过后,待觉得五脏庙打鼓,才知大约过了一天,起来服了粒辟谷丹,喝点清水,活动了会快要麻痹的双腿,这一蹦一跳,比之以往,就跟脱了十来斤的沙袋,大有乘风而起之感。就是脸上和大腿上的疤痕也是荡然无存。

自三座穴窍开启,精气神倍儿的好,五官感知都有了显著提升,脑门子都感觉比以往转的灵活多了,以前想不通的晦涩难题,现在略作思考,都有诸多解法。

解下挂在腰间的皮囊,在水桶中灌了满满一囊,至于那柄三尺银剑和刀刃较钝的牛刀、小金刀以及揣在怀里的三只饱满钱袋,并不在身边,怕是被无相和尚收走了。

倒是那三个布偶和这个水囊却未曾被其取走,对此,他还对无相和尚有了些感激,虽然说这种感觉自己也觉得怪怪的,可就是真的有。

以前总觉得修仙炼道有多好,做梦想的是只要给自己一次机会,就是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,可真的体验了,才知炼道有多不为人知的辛苦。

单说坐禅,就能把人坐奔溃。可坐禅乃修仙炼道的基本功,忘却身形皮囊,管他白驹过隙,三年五载一刻过,春秋岁月转瞬逝,只在心头一念间。

这份坐功,不勤学苦练个十来年,是想也别想。

其后便是炼魔,不得分心,一分心法门引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洞天之主 最新章节第一卷:山海劫——蓬莱此去无多路 第六章:往事如烟,网址:https://www.88gp.org/356/356728/7.html